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蜜橘板块>> 植橘史论>> 彦直《橘录》>>正文内容

世界上第一部柑桔专著《桔录》/俞光

 

世界上第一部柑桔专著《桔录》
  
 俞光   2003-03-01 

    在温州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中,有一传世之作,它便是《桔录》。

    成书于宋代淳熙五年(1178)十月的《桔录》,被中国作物学会等单位合编的《中国作物栽培》称之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柑桔专著。”

    《桔录》的作者韩彦直(1131—1194?),字子温,南宋延安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长子。绍兴十八年(1148),韩彦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淳熙四年至立年知温州,率众疏浚永嘉城河2万余丈,平定海寇王永率等股,政绩卓著。除《桔录》外,他还著有《水心镜》167卷。

    该书篇幅不长,连序在内一共4000余字,但内容十分丰富。序言记叙温州柑桔概况,尤赞泥山真柑之美,并说明写作缘由。卷上、中分别介绍柑类、桔类、橙类各品种的由来、性状及典故。卷下则详细记载柑桔栽培、贮藏、加工技术。

    《桔录》的写作冲动似乎有些偶然。一次,作者与客赏柑之余,客提议:“桔之美,当不减荔子。荔子今有谱(指蔡襄《荔枝谱》),得与牡丹、芍药花谱并行,而独未有谱桔者。子爱桔甚,桔若有待于子,不可以辞。”其实,《桔录》之所以成书,除了当时温州盛产柑桔外,与作者从政以来关心人民疾苦一脉相承。

    何以称之为“传世之作”呢?《桔录》最先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柑桔的栽培、贮藏、加工的经验,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柑桔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书中详尽地介绍了柑桔的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各环节的技术要领,如“浇灌”中,雨天“沟以泄水,俾无浸其根”(开沟排水,使其根不浸泡水中);于旱“抱瓮以润之,粪壤以培之”(用瓮片环抱根茎,以保持潮湿,将粪水拌泥用以培土)。又如“去病”中,对病枝“用铁器时刮去之,删其繁枝之不能华实者,以通风。”(用铁器经常把病斑刮去,同时删除不能结果的繁枝,以保持通风);对病豆“视其穴,以物钩索之,则虫无所容,仍以真杉木作钉,窒其处。”(观察虫孔,用器物挑钩病虫,使其无藏身之处,然后用真杉木作钉子,堵塞虫孔,使其窒息而死)。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有效。特别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更弥足珍贵。这些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柑桔的生产,从而使温州乃至中国柑桔长盛不衰,韩彦直之功,实不可没也。

    对柑桔品种加以科学分类,以促进优良品种的培育,这是《桔录》又一重大贡献。《桔录》根据柑桔的主要性状,将其分为柑、桔、橙三类,每类又分若干种。这种分类方法既抓住了柑桔各品种间本质上的异同,又很直观实用,故至今仍在沿用。同时,《桔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大地丰富了柑桔的品种,从而促使优良品种脱颖而出,并迅速推广。北宋开宝间(968—975),陈藏器的《补神农本草》中,柑、桔仅各5种,而《桔录》则增补至:柑8种,桔14种,橙5种,合计27种。书中特别重点介绍了平阳泥山真柑等优良品种,使之广为流传,以至明初传至日本,繁育成为闻名中外的温州蜜柑,为世界柑桔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基于此,《桔录》不仅被收入乾隆《四库全书》,而且为《群芳谱》、《全芳备俎》、《云麓漫抄》、《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中国宋辽金夏科技史》等许多古今书籍广泛引用,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柑桔的经典著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