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文化>>正文内容

黄岩道教文化笑傲千秋

    好多好多遥远的故事,如一块块柱石砌筑成中华民族道家的大厦,涵纳着黄岩道教无限深厚的文化底蕴

    黄岩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极其深厚,有很多很多神秘的事。黄岩县的县名就是道家仙界飘来的一朵无比艳丽的香花。道教是中国现有的五大宗教之一。道教全国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第二大洞天”和三处福地都在黄岩境内,这确立了黄岩道教在中国道教界的地位,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席位。黄岩道教的历史长河中,以委羽山大有宫为主脉,这处宫观年代久远,国内外影响都较大,有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

    道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最初从民间活动开始,由自然崇拜到创教有漫长的宽泛性的发展过程。东汉末年张角创太平道,以《太平经》为经典,奉黄、老之道,向往公平、大乐、无灾、无冤枉的太平世道。当时朝政腐败,水、旱、蝗及瘟疫等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张角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发动黄巾军起义,青、冀、徐、幽、兖、荆、豫、扬等八州俱发,众徒达数十万,声势十分浩大,对统治者政权极大威胁,黄巾军最终被东汉王朝残酷地镇压下去,太平道因此而消亡。
    张道陵在巴蜀以《道德经》为经典,奉老子为教主,创“五斗米道”,入道者交五斗米酬谢道师,并有道书、教义、组织戒律,初具宗教规模。张道陵自称教主封他为“天师”,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崇大道之理,扬大道之义,布仁义于世,教义博大精深,包涵万有。道家渴求形体完美,使生命与形体不受侵害,并提出“正一明威”之道的理论,天师道又称正一道,张道陵成为道教正一道天师之祖。
    上古无教,道家活动的年代非凡久远,相传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开万世之道,后来黄帝修道功成,在鼎湖乘龙飞升。周时,老子作《道德经》,阐扬道之精义。战国时,不少阴阳家、纵横家都崇黄、老之道,大扬其说。到秦汉时,方士之风更是大盛,秦始皇为了求长生,曾派徐福率数千名童男童女去海外仙山寻求不老药。
    张道陵汇合各派道家之说,加以系统化整理,他的孙子张鲁任汉宁(陕西汉中)太守时,在汉中地域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统治民众,使道教组织的体系更进一步完善。后来,曹操占领了汉中,对道教进行利用限制与分化,他封张鲁为阆中侯,张鲁的5个儿子全部封侯,曹操的儿子曹宇娶张鲁的女儿为妻,但暗地却千方百计瓦解教派的凝聚力,将张鲁全家迁栖魏的陪都邺城。张鲁第二年便病故,天师道失去统一的领袖,组织便焕散了。
    都亭侯张盛是张鲁的第三个儿子,相传他继承祖辈的天师道,克志精修道学,辞官南游,他带祖传的剑、印、经、箓,到了江西龙虎山,见先祖张道陵晚年在这里修炼的丹灶尚存,便留下结庐修炼,并与家人定居布道,世代相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