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历史>>正文内容

罗启松:黄岩翻簧简史

    翻簧竹刻是在借鉴竹雕工艺基础上孕育产生的。竹对联为竹刻之大件,截大竹劈一为二,分别镌上下联,并以石绿色填之,悬之书房、客厅及公共游览场所,籍为壮观。
    竹雕艺人陈夔典,字尧臣,从事木雕数十年,到了清同治年间,尤精竹雕之技。时有蔡洋村(今椒江市)细木工名春者,用竹簧以胶膝粘于板上,制成各式盘盂之类。乃雇夔典雕刻花草、人物,当时尚未形成翻簧工艺,仅在小器皿上的运用而已。
    陈夔典在木雕和竹雕技艺上日臻完美,又得其煮簧及胶粘合之术,就开设“师竹馆”专制竹制工艺品生产,创造翻簧掌扇、笔筒、照相架、图章盒,还有当时官员们使用的翎筒、朝珠盒、图书、信笺等。外地人员来黄岩,争相购买,为戚友馈赠之物。
    1930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黄岩翻簧竹刻荣获一等奖。1932年,在南京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再次荣获特等奖。继师竹馆有郑益昌翻簧店,名叫郑老板(儿郑松泉),木工为业,原在师竹馆造型制坯为生,后自营开业,邀王竹铭(即王勋)配合,雕刻山水。黄岩两家翻簧竹器庄,30年代竹刻浮雕仕女和掌扇珍藏往上海博物馆内。
    解放初,师竹馆很少业务。1952年,省手工业改正所主任陆忠友数次来黄岩,为恢复师竹馆提供许多方便,要求对已改行转产的,都要返回本行工作。陈方俊当机立断辞去县供销社会计职务,重操旧业。1953年,省文化局贺鸣声和李自新来黄岩,发掘翻簧工艺品的生产,提出建议。经各方的努力,翻簧工艺品迅速投放市场,很受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欢迎。北京王府井大街美术服务部金连森来订货,有照相架、图章盒、邮票盒、保安刀盒,为翻簧工艺开辟了一条新路。
    1955年下半年,以师竹馆为主体的技术力量,包括陈珊连父子等7人和陈宝通为一方的翻簧店合并成手工业社。社址设在桥亭头天文照相馆旧址,后与刻字社合并成黄岩翻簧刻字社,社址也迁至会宗寺(今黄岩大厦)。由原刻字社陈明顺任主任,翻簧艺人有40余人,生产有地方特色的翻簧私章盒、香烟盒,刻上精细的披麻皱山水、风景,题有江天帆影、渔江独钓、云林深处、柳堤钓艇等句。这期间,部分由上海公司经销,内外销结合,生产逐渐兴旺。产品从原来十几种已发展到20多种,特别是六角和正方茶叶盒、烟具、小花瓶、邮票盒等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年产值达3万元之多。
    1959年,竹器社9人并入翻簧刻字生产合作社。紧接公社化,改称为澄江人民公社工艺美术厂,人员发展至90余人,产值上升为4万多元。品种也不断增加,从方形、六角形转向圆扁异形产品。雕刻技法除传统线雕,创造了阳文薄浮雕。陈方俊将传统国画和名人诗画移植竹刻上来,更显得翻簧竹刻高雅别具一格。他创作浮雕仕女和史湘云醉眠芍药,在1958年浙江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博得了全省同行的赞誉。1963年,省授予陈方俊“翻簧老艺人”称号,出席北京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
    1964年,翻簧工艺品赴喀麦隆、摩洛哥、日本、智利等国展出前夕,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首次举办雕塑进修班,组织创作设计人员深入镇海三山等地体验生活,罗启松创作的填海横挂屏,反映了镇海劳动群众战天斗地动人场面;还有省研究所沈世增二幅水稻丰收和王杰才的移山造田的创作。我们又共同创造了以硝酸腐蚀,采用雕、刮、填等技法,使景物溶于一体,更显示翻簧竹雕文雅、庄重、占朴风格。这次展出是翻簧历史上从未存过的首次告捷,也是全省出国展品高水平的一次检阅。
    同年,全省雕塑竹编观摩会上,岁启松设计雕刻的三折拼竹台屏和屏风的浮雕八物,被砰为二等优秀作品奖。同年五月,郭沫若莅临翻簧厂视察,厂赠郭老一把浮雕掌扇,郭老爱不释手,满口称赞。接着,中央电视台拍摄翻簧制作过程,翻簧誉满全国。
    正当工艺美术发展到高潮之际,就会面临着低潮的到来,社会安排就业要求进翻簧厂。由于人员增多,技术素质和设备跟不上发展速度,加上产品老化,设备陈旧,企业开支俱增,翻簧的生产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效益很差,导致企业停滞不前,几年处于徘徊状态。
    省研究所领导黄逊吉十分关怀重视翻簧工艺,多次作调查研究。1964年下半年,省研究所派车木技术员和设计师曹乃超、沈世增同志来黄设计打样新产品,创办车木玩具。有376—13炊事、14公鸡玩具等小摆件,赢得了上海公司的支持,填补了全省的空白点,成了唯一的车木生产厂家,来弥补经济效益不足的翻簧传统工艺,闯开了新的路子。在此同时,也创造了系列翻簧国际象棋、牙千罐、家俱玩具等等。随着车木的开发,给企业注入新的生命。
    文化大革命期间,厂内生产一度遭到半停产状态,劳动纪律松驰,生产极不正常,有时会出现脱期交货,使出口受到影响。1977年产值下降至3万多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逐步转向正常化,1979年成立了创新设计组,从各车间抽调5位有创新设计能力组成,解决了久而未决的创新设计工作。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作品相继涌现,在造型上突破了竹簧质地硬脆,不能弯曲的缺陷,用几块至几十块竹簧精心拼合成各种几何状的工艺品,改革了简单的直线造型,使色泽浑然一体,器物接榫斗角,不留榫迹,被誉为“天衣无缝”,产品从原来的20多种发展到230多种。有小巧玲珑小方盒、小圆盒、长方盒、蛋圆盒、正方首饰盒等等,都成批生产出口,年产值达13.7万元,使翻簧生产进入了黄金时代。创新设计组为适应大生产的需要,创造丝网印填彩技法,促进大批量投产。雕刻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山水线雕呈传统的披麻皱法,既继承传统又有新的发展成斧劈及乱麻皱等多种雕法。笔者采用三棱刀的锋口,正侧略转,轻重腕折产生大小各异钉头状的装点法。密而不繁,疏而有枝的明暗虚实之感,似有规律而无规律的艺术效果,突破了常规的披麻皱法,形成了明暗强烈突出山石结构的新技法。代表作有三折首饰箱(1979年日本客商参观该厂时被选购)和壶形茶盒(刊登在《中国工艺美术专辑》)。


    浮雕方面也创造了多种雕法,薄浮雕分三类;一为薄地阳纹雕刻,其特点将花纹以外竹地或邻近花纹四周竹地剔去,使花纹部分隆起,于微妙起伏中见神采。二为陷地薄浮雕,又称肉里纹,将花纹中竹地沿线倾陷,确保周围竹簧地,仅在花纹中雕刻,这种雕法要比薄地阳纹省工、省时。三为有色浮雕,是将没有雕刻的实物有意识着上色彩,待干后涂施点薄剂,前后雕刻,这种雕刻特别适应各种图案纹样。
    薄地浮雕除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博古外,人物仕女雕刻中难度较大。要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刻者虽通画理知画意,学刻须从学画人手,虽不精书画笔墨技巧,亦应懂书画,否则亦难于施刻。如邀画家代劳落墨,经刻后亦难再现原貌,尤难保持书画之神。笔者常刻人物时,反复琢磨稿子,并充分推敲修改,特别线条疏密组织甚为重要。当然,人物诸方面的整体也不能轻易地放过。总之周密的思考后,才定稿,落刀后就难以修正。雕刻博古荷花,能将荷叶之筋脉纹理尽情再现,显得自然别致。此种表现手法犹如国画中之工笔,以工细见长耐看等特点,对传统雕刻有新的创造。
    80年代初,出国展品增多,省公司通知一下这,厂领导立即和技术科商量,讨论展品的具体分工负责:造型有顾启望、张济华、刘宏根、胡新岳,雕刻有陈方俊、罗启松。翻簧产品20多件分赴法国、菲律宾、科威特、香港和美国世界博览会展出,还赴日本、塞浦路斯、马耳他。1983年5月,赴瑞士塞尔博览会展出。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欧美圣诞礼品的畅销,极大地冲击翻簧工艺品,这是经济发展趋势。翻簧衰落有以下几个原因。
    1.翻簧工艺品几年来产值情况与80年代开始的西方圣诞礼品发展产值相比,几十万元与几千万元之差。
    2.翻簧性能和技术要求不适应大规模生产,外加工的难度比较突出,不能满足劳动密集型生产。
    3.翻簧工艺品只能译成“竹雕”,英语词汇中难以找到翻簧二字,也无法译成英语。价格又大大高于塑料制品。一次在美国展览结束前夕时,介绍翻簧的用材,是以竹材所制,将翻簧花瓶中挖取出竹片,外商还是不敢认可。目前国际塑料制品以假乱真,也是冲击翻簧的原因之一。
    4.翻簧所用化学胶,质量不能保证粘合牢度,难免造成起皮脱胶等现象。
    5.翻簧艺人退休转行,即使还还在厂里工作,已多年无业务,也已转干别项工作。80年代末,世界罕见的黄岩翻簧工艺品,已濒临后继无人的绝境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