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方言>>正文内容

《金瓶梅》中人名的黄岩方言解读

    黄岩区草根学者陈明达先生的论文《〈金瓶梅〉作者蔡荣名考》,以黄岩方言为钥匙,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打开了研究《金瓶梅》作者的另一扇门。

  陈明达先生认为,《金瓶梅》中的黄岩方言是全方位的,不但在叙事摹物时有,在人名、物名、地名中也有。我们循着这个思路,用黄岩方言来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姓名,结果有了许多有趣的发现。

  我们先看看跟西门庆关系最为密切的十个结义兄弟:应伯爵、谢希大、祝日念、孙寡嘴、吴典恩、云离守、常时节、卜志道、白来创、花子虚。

  应伯爵是西门庆最贴心的铁哥们,是十个结义兄弟中的“二哥”。小说写道,应伯爵“原是开细绢铺的应员外的儿子,没了本钱,跌落下来,专在本司三院帮嫖贴食。”西门庆每次设宴请客,都少不了叫应伯爵作陪。应伯爵还时不时地到西门庆那儿蹭饭,有时还“吃不了兜着走”,带着西门庆送的好鱼好肉回家吃。黄岩方言中,“伯”与“白”音相近,“爵”与“嚼”音相似,应伯爵用黄岩话读就是“应白嚼”、“应白吃”。难怪勾栏妓女郑爱香、郑爱月、李桂姐等都当面骂应伯爵“应花子”。

  再说谢希大和祝日念。黄岩方言中,“谢”和“邪”同音(读xia),“希”和“嬉”同音(xi),“大”字读“度”(dú),谢希大就是“邪嬉度”。黄岩方言中,“祝”和“作”同音(zuo),“日”和“孽”同音(nie),“念”和“鹅”谐音(nian),祝日念就是“作孽鹅”。书中谢希大和祝日念两个人整日无所事事,吃喝嫖赌,不就是“邪嬉度”、“作孽鹅”?

  还有孙寡嘴,黄岩方言中“寡”同拐骗的“拐”字同音(gua),而孙可以理解为子孙的孙,孙寡嘴显然就是小人拐点东西吃吃的意思。

  常时节,黄岩方言就是经常如此的意思。白来创,“创”黄岩话和“抢”同音(qiang),白来创就是“白来抢”。据陈明达先生研究,“白”字在《金瓶梅》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如“白不肯坐”、“白不肯吃”、“白不来”等等,意思是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要求。“白”黄岩话音在“白”和“泊”之间,没有拼音可以拼出,我们也认为“白”的确是最有黄岩特色的方言之一。但我们认为黄岩方言中“白”还有一种意思,就是“马上”“就”的意思。如黄岩人常说“我白来了”,就是“我马上来了”、“我就来了”,因此“白来创”可以理解为“就来抢”的意思。

  云离守即“云里手”,比喻手很长,很会捞东西。卜志道即“不知道”,此人只在第十回露一次面,交代说西门庆等十兄弟中,卜志道死了,由花子虚来补,他的来历、生平真是一概“不知道”。

  《金瓶梅》一书中还有不少名字,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只有用黄岩方言解读,才能参透其中玄机。第八十四回写道,西门庆妻子吴月娘到泰山碧霞宫烧香还愿,结果落入庙祝石伯才的圈套,差点被泰安州知州高廉妻弟殷天锡玷污,幸亏吴月娘奋力反抗,才摆脱了魔爪。石伯才是个贪财好色之辈,趋时揽事之徒,专门帮助殷天锡作恶,从中捞到好处。石伯才黄岩话读作“拾白财”,因为黄岩话“石”和“拾”同音,“伯”和“白”谐音,“才”和“财”同音。西门庆有一个仆人叫贲四,黄岩方言中“贲”和“笨”音近,“四”和“死”同音,贲四就是“笨死”。黄岩话骂一个人蠢就说这人“笨死了”。李瓶儿有个使女叫迎春,黄岩方言中,“迎”和“人”同音,都读“宁”,“春”和“蠢”同音,迎春就是“人蠢”。贲四和迎春,在书中都不是聪明伶俐的人。第九十六回有个人物叫侯林儿,此人原是乞丐,后混成了土作头,即小包工头。“侯”字黄岩话是“很”、“非常”的意思,“林”和“灵”同音,“灵”是机灵、聪明的意思,黄岩人称赞某人聪明,就说某某“侯灵的”。侯林儿能从乞丐做到土作头,也的确是“侯灵”的。第五十一回有个秀才叫倪雕,黄岩方言“倪”同“泥”同音,“雕”和“鸟”同音,读“刁”(diào),“倪雕”就是“泥鸟”,这是黄岩人对满地打滚,全身脏兮兮的小男孩特有的称呼。第八十回提到,清河县新任知县李昌期,昌期黄岩方言读“抢计”(qiang ji),是“现在”的意思,李昌期就是指“刚刚来的”,黄岩人看了,自然会会心一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