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人物>>正文内容

曾铣其人其事

 

曾铣其人其事

赵国平

  晚报“老扬州”版刊登郑红的《仁丰里的大宅门》,文中讲道:仁丰里北端西侧曾家垣,曾是明代总制三边兵部侍郎曾铣的家园。文章简要介绍了曾铣的生平事迹,说的正是明朝的那些事。

  年轻读者知道曾铣其人的恐怕不太多,也许熟悉戏曲的倒是听说过这一历史人物的。曾铣祖籍浙江黄岩,清《黄岩县志》云:“世居仓头街曾家巷,父贾而贫,与江都商善。铣十二丰神俊异……商将别去,其父以铣托商,携至江都……”然而,《明史》却明明白白记载“曾铣字子重,江都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曾铣自小在江都(扬州)就学,按明代科举制度,只有落籍在某地,才可在当地应试,否则要回原籍赴考。所以,曾铣的科举应试,从童子试到考秀才、举人,直至嘉靖八年考中进士,都改成了江都籍。

  曾铣以扬州籍登科,做官却不在扬州,初官授福建长乐知县,后升御史,巡按辽东。因平定辽阳兵变有功,被擢升为大理寺丞、巡抚山东,曲阜孔庙的前厅悬匾“太和元气”即为曾铣手迹。其时,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入侵明朝边境,曾铣请示朝廷筑边墙,制火器,“经岁寇不犯边,朝廷以为功。”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朝廷调曾铣为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曾铣治军严明,史称:“有胆略,长于用兵”。一岁除夜,曾铣突然命令将领出击,而塞上并无警报。此时将领们正在饮酒,不想出战,就贿赂曾铣身边的通信兵,通过其妾求情。曾铣立斩说情的小兵,诸将不得已披甲连夜出战,果然遇到敌寇,击败之。次日,诸将问其缘故,铣笑曰:“见乌鹊非时噪,故知之耳。”

  曾铣被害是明朝的一大冤狱。曾铣主张收复河套地区,以武力保卫北方边疆的安宁。他屡次向嘉靖帝上疏,请求“复套”,曾铣之议得到首辅夏言的全力支持,却遭到奸相严嵩的极力反对,称曾的主张是“穷兵黩武”,其真实目的想借以扳倒政敌夏言。手握兵权的边关将领私下结交内廷大臣是封建朝廷的大忌,奸相严嵩深谙此道。严嵩知道曾铣与同乡苏纲关系密切,而苏纲的女儿是夏言的继妻。严嵩唆使被曾铣弹劾下狱的甘肃总兵仇鸾上疏,罗织曾铣掩盖败绩不报,克扣巨额军饷,贿赂夏言等罪名,内容全是无中生有,史称“其言绝无左验”。脾气乖戾阴鸷的嘉靖帝相信谗言,派锦衣卫将曾铣逮捕入狱,首辅夏言被罢官,曾铣以“交结近侍官员律”,屈斩于北京西市。嘉靖死后,隆庆元年(1567年),曾铣沉冤昭雪归葬扬州,曾铣的妻、子也在义仆的护送下回到了扬州。

  曾铣的英名流传后世,而戏曲的演绎发挥了很大作用。越剧中有一出有名的戏《盘夫索夫》,讲述曾、严两家的恩怨故事。曾铣死后,儿子曾荣隐姓埋名,孰料,一次偶然机会被严嵩的门生鄢茂卿认作螟蛉之子,并带到京师,与严嵩的孙女严兰贞结为夫妻。被逼无奈,曾荣在洞房之夜吐露真情。在爱情魔力的感召下,兰贞小姐大义凛然向严氏奸党索要丈夫……戏曲情节显然是虚构的,浪漫的爱情故事与历史真实相距甚远。

  据说,当年的曾家居住在扬州旧城仁丰里的一条支弄内,过去它的名字叫曾家垣,后来改称小三巷。如今,曾家老宅的旧踪因历史久远,已无从查考了。

    ■赵国平

  来源:扬州晚报( 2008/01/26 12:23)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