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人物>>正文内容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芳允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生于浙江黄岩。无线电电子学、电子系统工程。
    陈芳允的父亲陈立信,青年时考入保定军校,毕业后在浙江杭州供职,辛亥革命时率部投向民国政府,后因不满军阀混战的局面,脱离军队回乡,成为小地主井兼营工商业。母亲许氏早逝。有妹二人。陈芳允幼时因父在外,随祖父母生活,祖父业裁缝,勤劳节俭,对他一生影响较大。夫人沈淑敏是生物物理学家,他们有两个儿子。
    陈芳允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931年在黄岩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当时全国都在反对日本强占东北三省,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他参加了到南京的请愿和抵制日货等活动。193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到物理系。在学习中他对于无线电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动手实验的能力很强。1938年毕业时,被任之恭老师挽留,成为清华无线电研究所助教。
    1938~1941年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期间,在任之恭和孟昭英老师指导下从事通信技术和晶体滤波器方面的研究。1941年秋到航空委员会成都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从事飞机定向仪和导航设备的研制。1944年通过了英国工业联台会招收中国进修生的考试,并在1945年初赴英。他在英国留学进修期间,在A、c可赛(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同时在伦敦大学旁听了微波技术等专业课。在研究室先从事有关电视接收机图象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后来参加了海用雷达的研制和在玛丽皇后号船上的实验和测试工作。1948年回国后因不愿帮助国民党打内战,设法脱离了航空委员会,于当年年底转到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协助冯德培所长研制神经生理学研究用的电子仪器。
    1949年解放后到l952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l952年夏受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委托,筹备电子学研究所。一年之后,为配合发展我国原子能科学,电子所筹备处作为一个研究室并入物理所。陈芳允的工作则转到脉冲技术的研究及原子射线和粒子的探测仪器研制等方面。1955年陈芳允被晋升为研究员。1956年“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制订后,电子学研究所被作为紧急措施之一重新成立。陈芳允担任该所脉冲技术研究室主任,较全面地开展了对毫微秒脉冲的产生、放大、显示等技术的研究。l964年接受机载抗干扰雷达的研制任务。同年,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陈芳允作为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艰踪,测量和控制的总体负责人,承担了地面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同时参加测量控制设备的研制以及观测台站及中心的建设等方面的艰巨任务。1965年任中国科学院西南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但主要任务仍然是航天方面的工作。“文革”开始后,人造卫星以及有关的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转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1967年陈芳允调至国防科委新成立的卫星测控部,和部队同志们一起参加卫星测控网的建设。1976—1984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测量通信总体所副所长,在此期间,主要领导了微波统一跟踪测量控制系统的研制和星-地协调工作。l984年调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任该委的常任委员,1988年后为顾问。
    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从1957年起。陈芳允培养了6名研究生,他们现在已成为研究所负贵人或教授或基地高级工程师。1986年兼任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和电子工程系教授共同建立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点。
    陈芳允于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O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985年获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称号。从1991年起代表中国宇航学会担任国际宇航联台会的副主席。他是我国的卫星测控专家,并致力于空间应用系统的研究者。他还参加了几个学会的工作,是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计量与测试学会的理事。
    陈芳允有广泛的无线电电子学的物理基础,在电子学的应用研究和电子系统工程方面有很高造诣。他善于结合我国国防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应我国的可能条件,提出研究课题和创新的解决途径。对科学问题必探究等机理和参加实践。作风严谨朴实,能和共事者很好地台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芳允主要参加电生理学和核物理学方面的电子测试技术工作。他成功地研制了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电子仪器,包括刺激器、放大器和显示器等。这套仪器曾推广到上海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院,为他们研究工作的参考。
    在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从事电子线路和雷达方面的研究。在脉冲技术研究室,作为核电子学的继续,陈芳允和室内同志全面开展了纳秒(即毫微秒)脉冲技术线路和设备的研究。他首先提出利用采样原理制作实用的采样示波器。l961年在他的指导下研制出可以观察到纳秒量级的脉冲和甚高频连续波示被器,为国际首创。这些工作在原子能和计算机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在对目标跟踪雷达方面,他首先提出利用单脉体制代替一般的圆锥扫描体制。1964年,电子所承担了解决飞机载雷达抗干扰问题的任务。陈芳允根据单脉冲体制进行了总体设计。在空军的大力支持下,他和曾宪泽,李力田等人共同努力成功地研制出样机。这种雷达以后由工业部门大量生产,安装在数以千计的我国歼击机上。在配合我国原子能研究方面,他所领导的研究室成功地研制出多道脉冲分析器,填补了我国核弹试验中的一项重要测量仪器的空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