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非遗>>正文内容

黄岩道情

    黄岩道情是一种说唱形式的民间曲艺,通常只有一人用黄岩方言演唱。它形成于唐宋朝代,长期以来为黄岩群众所喜闻乐见。
    据悉,道情源自道教为宣传其教理教义的一种说唱形式,它演唱的题材丰富,内容繁多,有神仙的故事,有劝人改恶从善、宣扬忠孝的佛经故事;有从戏文中移植改变的故事;有民间传说的故事,也有历史故事。相传道情的祖师为八仙中的张果老,他后来投奔在老子门下,手抱道情筒,云游四海,在人间说经教化,创造了“道情”这一说唱形式的曲艺。后来,道士们在民间传经布道的过程中,为适应广大百姓的接受能力,使原先以诵唱道经为内容,宣扬出世思想的法曲道情融入了民间的生活内容,不断丰富道情的唱词,渐渐形成有故事性的小段子,后逐渐演化成今日之黄岩道情。黄岩因委羽山有天下第二洞天之称,是道教的圣地,所以道教在黄岩的历史比较久远。据旧志记载,羽山洞道士所居住的“大有宫”,虽然“创建莫考”,但有志可考的重修记载,是在唐宋,据此推断,“黄岩道情”的形成和流传应在宋代以前,具有悠久的历史。
    解放后,黄岩道情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成为宣传的轻骑兵,配合党在各个时期方针政策的宣传,创作演唱了反映社会新旧的变化、宣扬好人好事、歌颂新气象等大量唱词,在黄岩城乡各地传唱。当代黄岩道情有代表性的演唱艺人有鼓屿的张保禾(已亡故)、焦坑凤洋的彭由贵、澄江凉棚岭的王天根、桥头王村的李老荣等。他们演唱的曲目有传统曲目《秋夏带马回家急》、《金满闹台州》、《十只台词》以及新编曲目《军民鱼水情》、《唱橘神》、《新年新气象》等。
    2008年4月,黄岩道情被区政府列入黄岩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5月,被列入市政府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区非遗中心供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