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非遗>>正文内容

黄岩剪纸

    黄岩民间剪纸宋元时即盛行,它既带有南方剪纸纤细秀丽的风格,又带有北方剪纸拙朴浑厚的风格。它源于黄岩海、山、平原兼备的自然环境以及宗教习俗等多方面因素,深受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影响。它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紧密相关,历史上民间剪纸从黄岩东部的海边到西部的山区随处可见。《中国民间剪纸史》(王伯敏著·2006年版)明确注明黄岩是浙江25个剪纸主要地区之一。
    黄岩民间剪纸大致可分作二类,一类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喜庆节日的民俗风情剪纸;一类是应用于祝福祈安的宗教剪纸,俗称“保安”剪纸,保安剪纸内容有吉祥图案、戏剧传说与生活风情等,手法大都以阴刻为主,阴阳结合,线条简洁。据悉,自汉代开始,道教与佛教传入台州,至唐、宋时形成了佛、道并盛的局面。黄岩佛教有瑞岩寺、广化寺,还有道教第二洞天委羽山洞,千僧万匾,寺观林立。天台国庆寺每逢做大佛事,均邀请各地剪纸与纸扎高手为其布置佛殿。黄岩已故的民间剪纸老艺人林闲云(僧)几十年间先后多次被邀,为该寺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剪纸图案,内容有角花、团花、龙、凤、花草图形、云头图案等,大多用红、黄、绿色金纸剪刻而成。现在仍在剪刻的是僧益财,为承接佛事,曾拜伯山师傅学剪纸,会徒手将白纸对折剪各式花鸟图案,作品有《蝴蝶穿桃》、《喜鹊衔梅》等。
    十九世纪末,台州民间剪纸被应用在出口抽纱刺绣工艺品上。据悉,当时外国传教士将意大利等国的抽纱刺绣引入台州,于是黄岩、海门(椒江)一带的刺绣花样迅速流传,民间剪纸作为刺绣纹样,被广泛地应用到台布、茶垫等产品上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岩剪纸作者马友龙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见诸于国内报刊,其代表作品是《勤与俭》。当时,来自农村的王天宝、叶春海都是剪纸高手。七、八十年代后,黄岩则有以沈雷为代表的一批实力派剪纸作者,他们以风情剪纸为主,将民族元素时尚化,展现江南水乡多彩多姿的生活风情。沈雷现为浙江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是浙江剪纸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剪纸作品继承传统,锐意创新,风格质朴、简练、精巧秀美、特色鲜明,富有生活情趣,先后获国内外剪纸奖项三十多次,1997年出版《三百六十行——沈雷剪纸艺术》画册,于2000年在浙江展览馆举办个展,剪纸《渔家乐》获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一等奖,《上学去》获200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剪纸金奖。沈雷还多次担任全国剪纸大赛评委,被拍成电视专题片《裁云》在美国斯科拉网上播放。在橘乡这个创作群体里,比较出色的中青年剪纸作者还有黄先彬、叶卫翔、钟鸣等。
    2007年6月,黄岩剪纸被区政府列入黄岩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5月,被列入市政府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6月,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