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苕溪诗》之“金橘”
米芾书法《苕溪诗》之“金橘”
徐建国
米芾书法《苕溪诗》之“金橘”
米芾书法《苕溪诗》之“金橘”全诗
[原文]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
缕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译文]
我将前往湖州苕溪,戏作六首诗呈赠诸位朋友。襄阳漫士米芾。
这里松竹茂盛,我从春天一直住到夏天;现在秋高气爽,我要离开这里的清溪碧山。我长久地唱和高雅的诗词,又谱写采菱的歌曲。
鲈鱼象细长的白玉堆满长桌,橘子像圆形的金子挂满枝头。水边的宫殿风光无限美好,我尽情地游赏,追慕东晋大诗人谢灵运那样的风雅。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安徽无为县,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当时某位秀才,后是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又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公元1107年,米芾病逝,享年57岁。
《苕溪诗帖》是米芾的行草代表作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题为“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该帖于元祐戊辰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八日书于澄心堂素笺,其时米芾38岁,虽是率尔操觚,个人风貌却跃然纸上。当时米芾应湖州太守林希之邀,即将启程,因而将近作录于一卷以“呈诸友”。诗中记录了纵游常州、无锡、宜兴、苏州等地的文人情怀。“诗中虽不乏闲适优游,但也隐含着一些因贫病而生出的无聊甚至自嘲。”
译文参考:鄢坚强等,2010,米芾苕溪诗,江西美术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橘乡风情——衢州柯城余东农民画
- 下一篇:邮票中的水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