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历史>>正文内容

人文蔚起的书院时代

    1789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放宽历史的视野,这一瞬间,定格了人类许多永恒的东西,让世界为之永久珍藏。这一瞬间,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潮流风起云涌,人类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美国举行首届总统选举,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法国大革命爆发,欧洲的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而此时的东方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末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却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正在这“落日的辉煌”的时代,乾隆54年,即1789年,在浙东背山面海的温黄平原上,一所书院诞生了。这就是百年名校黄岩中学的前身——萃华书院。
    “萃华”顾名思义就是聚集精华。萃华书院的创办人——当时的黄岩县令路邵选择城东双桂巷院址的原因是此地“东揖丹峰之翠,西含岱山之英,南则委羽献灵,北则苍溪拱秀,”乃办学的风水宝地。路邵,字健夫,号毅斋,贵州毕节人。乾隆戊子举人,曾官鄞县知县。《光绪黄岩县志》卷八记载:“时柏树巷樊川书院借为行台(使节行馆),妨于诵习。路令邵因众议,捐资别建萃华书院为课士所。”书院中间建有讲堂5楹,称为仰山堂。左右各建10间小屋为书舍,东边另有小屋2间作厨房。西厅有屋3楹曰宾兴祠,有浙江巡抚觉罗吉庆作碑记。觉罗吉庆,隶正白旗。由官学生补内阁中书,迁侍读,历御史。乾隆五十年,嗣世职。擢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累迁兵部侍郎。后任山东、浙江巡抚。嘉庆元年,擢两广总督,后因功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觉罗吉庆在碑记后专作铭词:“会稽东部,先贤所憩。讲学岩疆,余风未替。爰有书堂,川流泌泌。旧址频移,溯源则一。正心诚意,考亭是师,勉旃多士,视此铭词。”遗憾的是,由于资料匮乏和笔者视野所限,书院的首任山长已很难确认,只能等待以后考证了。目前我们所能考查到的最早的山长是蒋履(1746—1818),字礼山,临海人,乾隆辛卯举人,好吟咏,曾官南平、德化知县,尝为萃华书院山长。著有《蔚霞堂诗稿》十卷。
    乾隆59年(1794年),得监生郑作霖资助,在书院南边建“文昌阁”,阁有3楹,中祀文昌帝君,旁祀韩愈及明朝县令刘顺徵。其西3楹曰星照轩,时人立碑铭志,县令路邵作碑记。咸丰11年(1861年),书院毁于太平军。期间名士王于宣、王映玉、牟濬、李飞英和黄濬等先后主讲席。
    王于宣,字嘉德,一字纯美,号南屏,黄岩人。少有文名,乾隆42年(1777年)拔贡生,乾隆53年(1788年)中举人。天姿明敏,根底盘深,尤工八股文,主讲萃华书院10余年,所教学生皆有名于时。著有《怡云轩诗存》、《辽水吟北游草》。
    王映玉,字章达,号裴山,黄岩人。自幼读书勤苦,喜好先正格言,以圣贤自励。嘉庆18年(1813年)中举人,后主讲萃华书院,教学以立身行己为本,读书穷理为务。著有《孝经定本集注》等。终年67岁。同治7年(1868年),巡抚马新贻奏请从祀乡贤祠。
    牟濬,字时文,号柏峰,黄岩人。少年师从名士黄河清、沈焯。性迂拙,不谙世事,而嗜古不厌。益治经史,旁及诗古文词。嘉庆五年(1800年)中举人,后屡试不第,遂绝意进取。主讲萃华书院10余年。卒年73。著有《耕读堂诗钞》。
    李飞英(1791—1857),字云诏,号山渔,椒江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考授宗学左翼教习,以州学正用,假归。少年师从戚学标,读书广博,善为诗,长于七古,遣词用句,音节铿锵,咏史咏事,少雕饰而言之有物。为文不假思索,树义坚正,学者企服。书翰精美,极有功力,可谓诗字双绝。主讲萃华书院8年,士风蔚起。卒年67。著有《补萝书屋诗草》、《古史通记》等。
    黄濬(1779-1866),字睿人,号壶舟,太平(今温岭)人。道光2年(1822)进士,历任江西萍乡、于都、彭泽知县,署南安府同知。重视文教,兴利除弊,深得人心。纂成《萍乡县志》16卷、《于都县志》32卷。道光11年(1831年)在彭泽任上被诬落职。18年(1838年)发配新疆,与林则徐成患难之交。26年(1846年)获准还乡后,主讲宗文、萃华等书院。人称其诗“为吾台当朝第一”。著有《壶舟诗存》、《壶舟文存》等。
.    同治6年(1867年),县令陈宝善属绅士王葆初捐资重建书院,为崇祀南宋黄岩籍右丞相杜范(谥号清献),改名清献书院。陈宝善(1821—1889),字于馀,安徽歙县人。历任黄岩、钱塘、永嘉、临海等县知县,继任浙江候补知府、奉天候补道等。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被委派督办新疆行营粮台,总查新疆善后抚恤事宜。后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营务。新疆归复后,补授新设甘肃、新疆行省喀什噶尔兵备道和甘肃遇缺题奏道。善书,工行草,与书法家赵之谦友善,常有诗词唱和。死后诰授资政大夫。王葆初,字子善、宝楙,黄岩人,清末举人,居乡里,治小学工诗文,民国初年任省立浙江第七师范学校(金华师范)监督,民国6年去世。陈宝善、王葆初尊师重教,皆是书院中兴的有功之人。此后,县令孙熹、王佩文等俱重文教,发展教育不遗余力。特别是孙熹对黄岩教育和清献书院的建设功莫大焉。孙熹,字欢伯,吴县监生。同治7年(1868年)任黄岩县令。在黄岩五年,建书院,设义塾,浚五支河,永免徭役,颇多政绩,尤其是发展教育,成绩卓著。自认职责是“宣上德,顺民情,作士气,以仰副国家振育人才之至意。”在任期间“黄之书院起废肇兴者益以十数”,为全省之冠。与此同时,又兴办义塾40所,基本做到了“居城乡市镇皆设塾”出现了“弦调之声达于里巷”的盛况。重视改善原有的教育设施,如于八年设校士馆(考场)。后又增建清献书院的讲堂(即仰山堂)及东西精舍,并亲自为书院作训词镌刻于仰山堂石碑:“从容而不后事,急遽而不失容,脱略而不疏忽,简静而不凉薄,率真而不鄙俚,温润而不脂韦,光明而不浮浅,沈潜而不阴险,严毅而不苛刻,周布而不烦碎,权变而不谲诈,精明而不尖刻,亦可以为成人矣。”从作事、待人、律己、处世等方面为书院生员提出修身养性的准则。后人为纪念他对黄岩教育所作的贡献,于九峰书院梯云精舍西建“孙公祠”以祀之。
    自书院重建改名以来,文脉绵延,文风日盛,在日益没落的晚清社会,创造了黄岩科举末代的辉煌。这一切与当时担任山长的王棻、唐赓、刘金河等宿儒大家砥砺学风密切相关,也与主讲书院的陈瑞畴、张濬、王舟瑶等学问名家的悉心栽培不可或缺。
    王棻(1828~1899),字子庄,号耘轩,黄岩人,近代著名的经史学家、教育家和方志学家。同治元年(1862年)为优贡生,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人,后2次应试不第,遂一意讲学论著,以发明学术、表彰先贤、启迪后进为终生之志。历任黄岩九峰、清献和文达,处州莲城,温州中山、东山、肄经,太平宗文,临海正学,江西南昌经训等书院山长。以“左交许郑右程朱,要使滨海变邹鲁”作为教育宗旨,台州近代学者喻长霖、王舟瑶、章梫、朱谦、管世骏、黄方庆等均出于门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浙江学政徐致祥荐举,清廷赏内阁中书衔。王棻一生著书734卷,为台州近代之最。
    唐赓,字尚卿,号夔谱,黄岩人。同治9年(1870年)中举人,儒学功底深厚,曾为清献书院山长。
    刘金河,字心莲,路桥人。光绪2年(1876年)中举人,工八股文,小试辄居首选,每科学使选牍必及之。善书法,风格接近《乐毅论》。历主清献、文达及温州、楚门各书院,门下称盛。
    陈瑞畴,字锡九,号毅轩,黄岩人。光绪11年(1885年)中举人。平生气质纯粹,劬学敦品。光绪年间,历主九峰、清献两书院讲席,嘉兴县学教谕,严州府学训导,教导后进不遗余力。29年(1903年)由大姚知县分发广西。34年(1908年)署柳城县事。卒于任上。著有《困学录》、《慎怀堂文钞》。
    张濬,字子远,黄岩人。曾进入杭州诂经精舍,师从朴学大师俞樾。学成之后,主持九峰、清献及宁海缑城诸书院讲席,循循善诱,门生众多。通形声训诂之学,得汉儒家法。后任山东等地知县。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回乡主教于九峰书院,一意讲学。享寿80。著有《镕经室集》、《宁海县志》、《戚继光年谱》。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又字玫伯,号默庵,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少就读于九峰书院,光绪11年(1885年),进入杭州诂经精舍学习,为俞樾所赏识。15年(1889年)中举人。曾主讲黄岩清献书院、临海东湖书院、路桥文达书院。26年(1900年),经礼部侍郎文治荐举,赏内阁中书衔。28年(1902年)受聘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次年与喻长霖于家乡创办黄岩公学,后赴粤襄办学务,任两广师范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礼部聘为顾问官。辛亥革命后,归里专心纂辑乡邦文献。著有《中国学术史》、光绪《台州府志》、《台州文征》、《台诗四录》等。
    在清献书院时期,由于名师训导,书院学风敦厚,科举考试成绩突出,培育了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英才,如牟育、喻长霖、朱文劭、王舟瑶等。
    牟育,字则康,号赞卿,黄岩人。13岁为童子师。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旋考取同文馆汉教习,既又考入咸安宫汉教习,宗室八旗子弟多从之游,尚书孙毓汶赠句:“一品荫生俱北面,九重天子作东家。”课余砥砺为学,于书无所不窥。18年(1792年)成进士,先后任四川蓬溪、新都知县。善书法,工八股文,自为宫教习,名震京师。
    喻长霖(1857~1940),字志韶,黄岩人。少时师从教育家王棻,光绪21年(1895)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和功臣馆纂修。后任清宗室觉罗八旗第三学堂提调、八旗高等师范学堂国文教习、译学馆伦理教习。33年(1907年)任两浙师范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任实录馆纂修,次年任京师女子师范学校总理。资政院成立,选为硕学通儒议员,授四品衔,任资政院宪政会咨询。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多次请喻出任要职,喻谢绝归里。民国3年(1914年)受聘任浙江通志局提调,参与通志编修。孙传芳盘踞浙江,3次到吴山请其出仕,喻以终身不事二君辞谢。晚年客寓上海卖文鬻字,终年84岁。著有《清儒学案》、《古今中外交涉考》、《九通会纂》、《经义骈枝》、《两浙文徵》等18部经史著作。
    朱文劭(1880—1956),字劼成,黄岩人。光绪28年(1902年)举人,3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与沈钧儒等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回国后任刑部贵州司主事等,民国元年(1912年)任浙江民政厅长、提法司长,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民国10年后,任江苏政务厅长、金陵道道尹、会稽道道尹等。1949年以后当选浙江省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黄岩县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
    光绪26年(1900年),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主讲书院的王舟瑶拟订学堂章程,商诸官绅改办学堂,是为清献中学堂,从而成为台州最早的新式学堂。至此,书院时代结束,学校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图1:王葆初书写的对联
图2:王棻先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