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史学会刊>>正文内容

2007年10月31日第3期史学会刊总第七十六期

主办:黄岩历史学会 协办:浙江联化集团有限公司
编委员:王恒正 牟雷欧 池太宁 张永生 王仁文 於仙海 任金玉
主编:王恒正 执行主编:池太宁 本期责编:於仙海

院桥全面开展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

    为全面挖掘整理院桥古文化,撰写院桥志,10月27日,院桥镇邀请区历史学会的专家学者就院桥人文历史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20名来位同志先实地参观考察了该镇的广化寺、鸡龙山、鉴洋湖、落海庙等胜迹,随后以院桥的人文历史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进行了热烈探讨。同时,还就文史资料的收集,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院桥镇拥有众多的文物遗存,民俗歌谣绚丽多彩,民间传说极为丰富,文化古迹群星灿烂,不解之谜千奇百怪,具有很强的休闲情调,很浓的神秘色彩。特别是大自然赋予院桥古色古香的景点胜地与历史人文相融,秀丽的山川风光与优美动听的故事交织,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面对这一优势,该镇党委、政府在抓好中心镇建设同时,把撰写院桥志摆上了议事日程,成立工作机构,全面挖掘古文化资源,努力把院桥打造成观赏寺院古迹、游览自然风光、体味人文历史风情的旅游胜地。
    该镇通过挖掘整理院桥古文化,撰写院桥志这一举措,达到妥善保护文化遗产,不断延长文化遗产传承链,宣传院桥悠久的民俗民间文化,提升院桥文化品位,促进院桥三个文明建设。
                               (转载自2007年10月31日《台州商报·今日黄岩》,略有改动。)

发掘、研究、整理院桥人文历史的九个课题
■ 池太宁

    1、约2500年之前,院桥一带已成为浙东南政治中心,为黄岩最早开发的人气很旺的热土。
    挖掘院桥与徐偃王城、越东海国(东瓯国)、东越国的密切关系。从地理位置上,种姓后遗上(如:徐、叶、鲍姓聚居之地,以此命名的地名,如下鲍、沙埠叶等),遗迹、文物上,文献与传说上来进行研究。
    2、古地貌与水路交通。
    从以“屿”命名的众多地名“落海殿”鉴洋湖的形成,青瓷从水路直达下塘角(金清的俗称)海运出口,至今太湖山之水仍属金清水系,沙埠名称之由来等着手,追寻古代海滩与河道的痕迹。
    3、古今战事。
    东晋末潘端明战孙恩之诸遗迹,吕师囊与军营溪(沙埠南岙溪),鲍叔廉、牟大昌叔侄抗元,于二、于三兄弟抗倭,岐田寨农民起义.中共地下党革命与黄乐县等。注意历代“土匪”情况。
    4、古今人物。
    南宋谢伋、章雄飞,明章陬、王启、章克震,近代章育,现代程烈辅、陈家骥(台湾)等及现代科学家等。
    5.特种经济。
    沙埠青瓷窑,繁荣工艺品,飞跃缝纫机等。
    小特产:店头荸荠,沙埠芋头、菜头,鉴湖银鱼丝等。
    6、水利建设。
    历代各水闸,佛岭水库,秀岭水库及其它水利工程,如永丰河等。
    7、文化教育。
    院桥人的历代著作,科举功名情况。有关院桥的历代重要诗文。
    清原道书院,民国后宅启明小学、乙种农业学校,抗战时黄师暂迁横泾后岸等。
    8、名胜古迹。
    太湖山、鉴洋湖、鸡笼山、炮台山、柏都山、军营溪、岐田寨、三童岙、广化寺、宝轮寺、崇福寺、步莲宫、镇锁桥、三洞桥、下浦桥等。
    9、历史沿革。
    柏都、阮桥、县桥、院桥、正南乡、院桥乡、正南镇、院桥镇。与永宁乡的关系。
    古集市、古驿道、古墓、古庙等。
    搜集范围:各种地方志文献记载、族谱、诗文、文物、碑记,遗迹、地名、民间传说等。
    编者按:王仁文同志现负责编撰《院桥志》,欢迎会员撰写文章,提供资料,寄院桥镇志办王仁文同志即可。

院桥柏山古文化浅谈
■ 王仁文

    雁荡山脉蜿蜒东来至太湖山入境,山东为秀岭,逾岭再起为柏山。《柏山王氏宗谱》云:“柏山,唐开元间(713)有柏姓隐居以此而得名。”
    柏山形似青龙(又名青龙山,俗呼流砂山),位于大唐岭以北五里,瓯闽古驿绕山而过,山奇水秀,人杰地灵,源远流长。
    柏山有十二景:俞桥春水,唐谷晴虹,松坞弦琴,东山月色,秀岭秋霞,乌潭云气,西寺钟声,槐堂书韵,青龙望湖,龟蛇嬉水,狮象把门,抗倭烽火。
    柏山故地,明万历《黄岩县志》载:“县桥市,在县南三十里”;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七载:“柏山桥,在县南二十五里,俗呼院桥”;又据南宋《赤城志》卷三十九载:“徐偃王城在黄岩县南三十五里大唐岭东。”根据有关资料和遗址发掘考证,由于河床抬高,航道缩短,集市从县桥市、草堂店逐渐北移至柏岙街(俞店),因明宣德年间(1426—1435)修建螺川闸,清咸丰五年(1855)修建太湖闸后(两闸均有修闸记),集市演变至今天的院桥街。可见,当时的县桥市距徐偃王城仅有五里,古城的兴衰对一岭之隔的县桥市影响根大。
    元贞元年(1295)在瓯闽古驿道上柏山秀岭设有巡检司(黄岩县仅此一处),柏岙设立驿站,明万历四十一年春(1613)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第一次游雁宕,记有:“夜宿柏岙”。
    柏山故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历经沧桑演变,寻根溯源,从柏山余脉狮子山出土的残石斧、石锛、石镞、有孔残石斧、石犁头等及另一余脉金山脚下的“落海殿”遗址,应该说大约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此地已有人类生息繁衍,渔盐耕牧,辛勤地创造着古老的文明。
    柏山故地夏商周时为东瓯地,生活着土著东瓯人,昭公三十年(前512)吴灭徐后,徐偃王后裔带着文臣武将在大唐岭东筑城建宫,史称:“徐偃王城”,使王城周边的经济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跃。
    柏山故地在春秋战国至西汉元鼎五年(前112)的660多年中,徐偃王国灭,继属于东瓯国。2006年在大溪和院桥交界处唐岭战国古墓的发掘考证,进而又揭开其神秘面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陈高华研究员等考古专家和文史学者的鉴定结论是:“公元前512年徐偃王城又是西汉东瓯国的都治,就在大唐岭南麓”。早于秦代万里长城,可见此地当时确是比较繁荣的风水宝地。随着两次人口大迁入,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两次大融台,进一步推进了柏山古文明的发展。
    从徐国后裔筑城建宫到东汉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志称汉永宁),这一时期的活动中心大概就在大唐岭四周。南宋《嘉定赤城志》云:“黄岩县,本汉永宁县”。在柏山秀岭发掘出的汉墓及六笸箩古钱,说明当时柏山故地的人口和经济实力已相当可观。而且明称县桥市;当时西南中泾称永河;明万历《黄岩县志》载:“县南二十五里有一座古寺叫永宁寺”;到解放前仍有永宁乡存在。考古学者王克旺在《百越民族史论从》中说:“汉永宁即在黄岩境内”。这个“境内”很可能就在柏山一带,有待进一步考证。
    1956年秀岭库区考古发掘,发现从东汉末期到南朝刘宋时期(196—464)的古墓有70多座,其中52座中有记年墓21座。同时,出土陶瓷器120多件,其中青瓷鸡壶、虎子瓷罐、碗、碟等为当地青瓷窑产品,其生产工艺水平已达到根高的境界,可与当时“官窑”产品相媲美。其中的汉神兽镜、晋六乳连弧纹镜等10件文物制作精致。钱币有王莽货泉(9—23)、东汉五铢、大泉五百、大泉当干,还有琥珀饰品等大量文物(现存放在省博物馆和温州博物馆)。从墓的形制和随葬品看,非一般平民的排场,可见这些墓主都具有一定的杜会地位。同时,在柏山一带不排除还有类似古墓的存在。卢英卓先生(已故)在《虚地遗人怀东越》和《访徐偃王故址》两文中认为“这些墓主都是服役亡故的军官和眷属”。这个推论历史依据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探讨考证。同时,还在东岙、黄泥田、瓷窑堂发现五代至清的青瓷窑旧址,并出土唐壁底碗两件。院桥地区(包括现沙埠、高桥)解放后陆续发现了汉印纹陶窑址和唐至北宋时期的10多座青瓷窑址。
    1965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冯先铭先生在《新中国陶瓷考古的主要收获》的论文中说:“浙江省六朝墓葬以黄岩一地为密集。”说明这黄岩一地就在柏山。同时还说:“出土的青瓷完整与能复原的较多.这为六朝瓷器的断代,特别是南朝瓷器的断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五代吴越国专设“沿海博易务”开拓海外通商渠道。新罗(今韩国)商人聚集黄岩新罗坊,据史料记载黄岩新罗坊有二处,一处在城东(今柏树巷),另一处就是柏山新罗坊(今称新河坊),当时极盛的青瓷出海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除青瓷之外,恐怕还有台绢和土布。后来的柏岙街有横直二街,农历二、七是集市日,是台绢和土布的集散地,名闻各省,又是较大的台温耕牛集散地。
    佛教的繁荣也反映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例如柏山四周有唐三大古刹:井头国宁寺(咸通三年公元862)、占堂正等寺(乾符五年公元878)、东家峰永宁寺(乾宁三年公元896)。柏山确是一块先贤哲人栖居的风水宝地,但至今已无柏姓可考,柏山现存的王氏、鲍氏、张氏的始祖在南宋至元大德年间(1127-1297)均在柏山定居,三姓氏皆由柏山而发祥,成为邑之三大望族,子孙遍及台温各县市。
    柏山历代人才辈出,且代有达人,中国历史上有名人物王启(1465-1534)字景昭,初号学古,后更号东瀛,是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其人清廉勤政,执法刚正,在“大狱案”中抗皇命、顶逆流、遭冤狱,归乡后从事学术著作,成为著名学者,四十年后铁案翻转,因而王启的业绩名列《明史》、《儒林录》、《浙江省志》和历代《黄岩县志》。王启的著作《赤城会通记》20卷和其于王薰的《青林杂录》同入《四库总目》,父子两人还作《滕王阁赋》,给黄岩留下佳话,可见王氏一族在黄岩是难得的文化名门世家。
    柏山风景秀丽,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像宋虞似良《横溪春晓》、元林昉《绣溪赠别》、明谢铎《王侍郎墓》、明张羽《柏山八景》、明周一夔《约游雁山至柏山而还》、清郑拱秀《柏岳斋中留春》、清郏敦锦《柏岙道中》、清张天球《柏山八咏》等。
    综上所述,院桥柏山自新石器时代至北宋是黄岩古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台州的青瓷文化实际上就是院桥的青瓷文化(沙埠、高桥原属院桥),院轿柏山故地凝聚着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承载着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和传统的精神美德,让我们后来人共同保护这源远流长的黄岩历史文化。
    从清宣统元年到民国三十六年(1909-1947)当时黄岩县仅有一城二镇,其余都是乡编制,院桥就是邑南重镇,先称正南镇,后析院桥错,可见院桥当时经济文化的繁荣程度。我们应当努力深挖院桥历史文化,提升院桥知名度。明代称“县桥市”的来历,有待进一步考证。汉永宁都治未定论,是否正在库区里?希区、镇相关部门能列入古城考察工作之中。

浩然正气的侍郎王启
■ 王仁文

    王启(1465-1534),字景昭,号学古,后更号东瀛,黄岩柏山人①(今院桥柏岙),是北宋宰相王旦(文正公)后裔。自幼颖悟过人,书史过目不忘②。16岁家贫父命去驿铺当差,偶因一事失误,当受笞刑。黄岩知县郑达见其气貌出众,问其家世。启告之:“祖父王钦(1411-1443)字彦恭,八九岁时辄能诗作警人③,才华迥出,聪敏异常,诗驾李杜,书迈钟王④.明正统七年中进士,未参加廷试而逝:父王淞(1435—1520)累应省试不利,是个布衣,家贫辍学。”郑试以文,启立刻完成,知县极为叹赏,资助其入县学就读三年。
    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中举,次年春中进士⑤。23岁任安徽霍邱县知县,勤政惠民,操慎不苟。有兄弟因分家争财而诉讼不息,启要两人朝夕对立大堂,手揖口诵宋诗《兄弟吟》,数天后,悔让其所争财产而和。同时“敦教导、重农事、缓催科、锄强梗⑥”,深受霍邱百姓爱戴,于是名誉大起。
    弘治二年(1489)升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正六品),启尽职敢言,秉公执法,首言弹劾皇亲张鹤龄纵容家奴强占民房及守备太监董让欺凌百姓等违法之事,人人称佩赞赏。
    正德二年(1507)升江西按察佥事(正五品),启“诘奸涤冤,既讼者服。未讼者畏”⑦。重视教育,弘扬民族正气。修江西白鹿洞和濂溪两书院及文天祥祠,破除迷信,整肃民风.毁淫祠400余所。
    正德三年(1508)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正四品)。当时正德帝昏庸荒唐,宦官刘瑾执掌朝中大权。启不畏朝势,弹劾刘瑾种种腐败劣迹,故拟任山东提学未成,被降为广西容县知县。启回家小住数月,离家时原国子祭酒谢铎送别赠诗,有“不挫心藏国士风”⑧之句。刘瑾做事很绝,启还未到任,又令广西巡按御史截启于梧州,免职候命,再处以刘瑾私立的刑法“罚米法”罚米500石,在经济上刁难迫害异己。
    正德五年(151O)朝廷六部十三道御史同时上书,众口一词弹劾刘瑾,权奸刘瑾犯贪污受贿,司法腐败,私藏武器,企图谋反等19条罪状,才被正德帝处以凌迟⑨。王启复官,任四川蓬州知州。巡抚两广的都御史林廷选以启才德特殊,荐为南雄知府。不久升贵州左参政(从三品)。
    正德八年(1513)到十五年(1520),启历任山东按察使(正三品),江西右布政使,广西左布政使(从二品),其间母亲和父亲先后亡故,曾两次回家守孝。在任江西右布政使时,启不怕权贵,直言上奏朝廷取消本省向封疆江西的宁王朱宸濠进贡新茶、新笋等数事。朱宸濠是正德帝叔父,又是永乐帝侄孙.势盛霸道横行,历任布任使畏避不及,而启硬要取消其特权。在任广西左布政使时,为民请命,与右参政黄衷奏言:广西税粮42万,而宗藩及官军禄粮超过35万,地方财税负担过重。同时要免除每年向皇帝进贡零陵香⑩。皇帝下旨发布政司盐银5万两接济贫民,减轻百姓负担。启又以征蛮督饷后勤保障有功,正德十六年(1521)进俸一级,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嘉靖元年(1522)巡抚云南。“云南地杂华夷,肩辑绥有方,边陲安宁,人赖以安。”⑾妥善处理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在云南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上作出显著的业绩。
    嘉靖三年(1524)启59岁,回京升刑部右侍郎(正二品),因正德帝朱厚照无子,由堂兄弟朱厚熜(嘉靖帝)继位,嘉靖帝违背封建礼教,要把未做皇帝的父亲追封为帝,母亲追封为帝后,惹得通朝官员反对。张王总、桂萼等人看出嘉靖帝的心思,为达到自己升官的目的,为嘉靖帝找到“承统非继后”的理论根据。这个“争大礼”事件连续争论2年多,一直到嘉靖三年(1524)下半年,嘉靖帝对“反对大礼”的文武官员怀恨在心,以各种手段残酷迫害正直廷臣200余人(其中16人死于廷杖,134人囚禁),而张王总、桂萼、方献夫、席书等结为奸党,史称“议礼诸臣”⑿,成为嘉靖帝的心腹,受到重用,有的入阁,有的位列九卿。启到任不久,坚持正义,请求嘉靖帝抚恤并释放惨遭迫害的正直廷臣.遭到“议礼诸臣”的极力反对⒀。
    嘉靖六年(1527),朝廷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审理《山西代州妖贼李福达勾结武定侯郭勋》一案。嘉靖初,李福选以秘密组织宗教反明,受到朝廷镇压被通辑,李为逃避朝廷追捕而改名张寅,重金捐官,任太原卫指挥使,勾结太原卫指挥李午(妖贼李咸)之子大礼等人,以重金贿赂,勾结武定侯郭勋。郭勋(明开国功臣郭英五世孙)为逃避惩罚,联合张、桂等“议札诸臣”,为妖贼李福达翻案。刑部尚书颜颐寿、侍郎王启、刘玉,都御史马禄、聂贤,副都御史刘文庄,佥都御史张润,大理寺卿汤沐,少卿徐文华等执法不阿,清正廉明,直言抗上,李福达就是张寅,罪证确凿,将李拟刑为“妖言律斩”,并言勋庇奸乱法,无可赦之理。但嘉靖帝断然否决审理结论,命九卿大臣再次会审。刑部再次复奏,张寅与李福达同是一人,引起嘉靖帝恼怒。同年八月,嘉靖帝下旨改组三法司,由张、桂、方等“议礼诸臣”执掌三法司,进行第三次会审,构成“冤狱”。嘉靖帝下旨将原审理此案的40余官员全部投入天牢,原告薛良处死.李福达官还原职。九月,嘉靖帝又下旨将布政使李璋、刘琦等12人流放边疆,都御史聂贤等11人削职为民,刑部尚书颜颐寿、侍郎王启、刘玉等17人革职。张、桂等赐二品服,俸金带银币,给三代诰命。同时还编集《钦明大狱案》颁示天下,定为铁案⒁,这就是明史上的“大狱案”。
    王启革职归家时已62岁,隐居院桥柏山,日事田园,闭户著书,足迹不至公府。据传说嘉靖八年(1529)秀岭虎出,在三槐堂坦中咬死金老赖之妻、蔡氏父子、姚老等4人,启为文以遣之,辞严气正,后三日虎死于遣告处⒂,为民除害。
    王启夫人杨氏(杨誉之女)生有三子:王薰,秀才,著有《青林杂录》:王爵,国子生;王鳌,县学生:何氏夫人生一子王炎和二女:陈氏夫人生一子王煜:共五子二女。长子薰及长女早亡;嘉靖十一年(1532),13岁的王炎亡故;嘉靖十三年三月(1534)13岁的次女“惊犬感疾”殒绝。启追思子女相继而逝,痛伤过情,“时于梦寐见之,缘是寝疾”⒃疾革,正衣冠,坐正寝,溘然于同年十一月五日仙逝,享年71岁,有九孙八孙女。
    启气貌魁伟,虬须星目,心地坦夷,不矜小节,与人语直率,无防畛,不随俗作好恶,不奢谈评论他人是非,衣服饮食粗厉如山野村夫,古风长存。⒄
    嘉靖四十五年(1566),距“大狱案”40年后,李福达寨大白,嘉靖帝亡.隆庆登位,御史庞尚鹏上奏“大狱案”应以平反昭雪,“衣冠之祸,可谓惨烈……乞追夺(郭)勋等官爵,优恤马禄诸人,以作忠良之气。”(18)隆庆帝准予受冤诸人生者复官,死者赠官禄。
    刑部给事中人称“诤臣”的吴时来(仙居人)请诏复王启官职并撰文“宦绩著于天下者不可胜数,平生古道自处,立朝不阿,真伊臬之流”,钦差到黄岩追赐王启,重新祭葬。朝廷又下旨,在黄岩县城南门建“少司寇坊”,在院桥柏岙建“进士坊”和“亚卿坊”,在宅前建“圣旨坊”和“旌章太淑人节孝坊”。在慕前建“皇明赐葬祭坊”。
    在柏山王氏宗祠中立有两碑,现保存基本完好。第一碑是嘉靖十五年(1536)十一月立:“刑部右侍郎东瀛王公神道碑”由黄岩籍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同宗晚生王铃篆额,礼部左侍郎黄绾撰文。第二碑是万历二年(1574)立:“御赐东瀛王公祭葬碑”,由原黄岩籍刑部尚书赵大估篆额,山东按察司佥事王铃撰文,碑记云:“吾乡先达东瀛王公,在先朝为侍从台部执法之官,素励风节,忤权贵,摈居故里。既殁,逾三十年,天子俞诤臣吴公时来之请,诏复其官,追赐祭葬,朝野衷而荣之。”(19)
    原国子祭酒谢铎为王侍郎墓赋诗:“东屿曾无主,西阳岂有宫,惟应归鹤梦,凄断月明中。”
    王启一生勤奋好学,著作甚丰,为著名学者,著有《正蒙直解》、《周易传疏》、《周礼疏义》、《古文类选》10卷,《大学稽古衍义》、《迩言》、《抚滇翌华录》、《赤城会通记》20卷、《尊乡续录》、《柏山王氏族谱》、《义蜂记》、《元鉴年统》、《宋元纲目续修》、《柏山文集》、《东瀛遗稿》等。大多已佚,仅《赤城会通记》20卷收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明代台州一部成功的志书。同时和其子王薰为滕王阁赋诗传颂一时。王启的业绩名列《明史》、《儒林录》、《两浙名贤录》、《浙江省志》、《广西通志》、《台府府志》和历代《黄岩县志》。

注释:
    ①②⑥⑦(11)(17)(19)黄绾撰《神道碑》
    ③谢铎撰《王钦墓志》
    ④章诹撰《王钦像赞》
    ⑤《两浙名贤录》
    ⑨《明实录》、《明通鉴》
    ⑩《广西通志宦续录》
    (12)(14)(18)《明史·马禄传》、《明史纪事本末》
    (13)《续台考》
    (15)《东瀛遗稿》
    (16)王鳌《二妹附彝铭》

神童王薰
■ 王仁文

    王薰(1491-1521),字简之,号青林,黄岩柏山王启之长子,生而颖异,博涉群书,时有张神童震者,八龄能诗,谢铎尝以画笔,立就云:“流水往来急,青山远近齐;相期恐相夫,冒雨过桥西。”铎大奇之。
    年十五随父在江西任上作《滕王阁赋》,得到邵二泉、王希文等名家赞许。父子同为滕王阁赋诗,传颂一时。考中秀才后,诗文“清逸典雅”,著有《醒心集》、《青林存稿》和《青林杂录》,年仅三十而卒,《浙江省志》将其名列“名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入《青林杂录》一卷,是书摘要记述宋代懦学之说,似现代的随笔。《四库提要》评述:“多讲学之语,亦多愤激之谈……”小贱则小贵,大贱则大贵,虽寓言以鸣不平,亦失之太甚矣。”此书中还有十二卦,配十二时辰方位图。(见《台州府志·人物传十九》)

清廉勤政的礼部主事章陬
■ 王仁文

    章陬(1413—1459)字仲寅,号约斋,黄岩临湖(今店头前宅)人,幼年父逝,受伯父抚养,发愤苦读,日诵数千言。宣德四年(1429),16岁时为乡荐第2名,正统元年(1436)中进士,任礼部主事。景泰元年(1450),任兵部武库主事,库官用低价购劣马,贪污中饱,章身居陋室,拒贿清廉,后又任礼部主事,多次赴省主持乡试。
    他对古人论述,探索不倦,景泰七年,参与编修《宋元史》与《续朱子纲目》,日以继夜整_三年,积劳成疾告归,四方学者不远千里从游,临湖书声盈屋。叉执教九峰、委羽、马屿书院,从学者登科甚多。著有《书经提要》《诗文集》《易经博义》《易经图说》,手制璇玑玉衡以授学者,皆能运动。在委羽山作《空明集》,载古今名人诗文,以实《委羽山志》。天顺三年(1459)十月二十一日秉烛批阅,予夜方寝,睡中逝去,终年47岁。
    陈景超赞章陬诗曰:“抵制购赢马,犯颜宿志忠。擢人称得士,主试见允公。履职一身胆,辞官两袖风。著书志不倦,学界敬无穷。”

新建永宁乡主庙水上六角戏台落成记
■ 谢官宇

    永宁乡主庙.位于永宁河与山水经汇口处院桥沙门店街北的小水珠(小岛屿)上,素有“乡庙引橹,随水沉浮”之奇说。所谓“乡庙引橹”即人宿庙中祈梦,辩不清这摇橹之声来自上流或下流。所谓“随水沉浮”即水涨小水珠上浮;水退,小水珠下沉。正是不可多得的地域奇观。
    本庙初建于明中叶,庙主为北宋名臣张齐贤,字师亮,山东荷泽市南郊人,原为兵部尚书,著名的“宋九尚书”之一,吕蒙正丞相下任后,他升丞相。
    永宁乡人民,感戴张丞相当年关爱永宁河,变水患为水利之大恩大德,筹资兴建永宁乡主庙,并尊其为庙主,为之塑像,四时祭祀。他的寿旦在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每年此日,香烛满堂,历代不衰。
    旧庙堂于“文革”中遭毁,新庙堂于1993年兴建。宽敞明亮,宏伟典雅。当时欲按原貌兴建戏台,苦于资金不足.直拖到今年年初,首事们萌发建戏台之思,须资金30万元。经与沙门店、沙门于两村领导及首事、热心人努力,终于“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齐来之前.六角戏台以崭新的雄姿,独特的风采屹立于院桥镇的东大门。
    六角戏台,长10米,深10米,高8.8米,全是钢筋水泥,底柱半立于流河。六角翘檐,龙凤呈祥。六支粗大孔柱,托起“八仙过海”。台顶宝镜照四方,早晚容光映亭台。临河护栏,一字摆开。凭栏观望,心旷神怡。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实为院桥新添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