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史学会刊>>正文内容

2008年10月20日第4期史学会刊总第八十一期

主办:黄岩历史学会 协办:浙江联化集团有限公司
编委会:王恒正 牟雷欧 池太宁  王仁文 张永生 於仙海 任金玉
主编:王恒正 执行主编:池太宁 本期责编:於仙海

修道传教话医家
□ 林希欧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一种重视世俗愿望的宗教。以生为乐,重生、贵生、甚至长生不死,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不同之处。道教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一切万物人最为贵。正因如此,人们应努力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时间,争取早日成仙。于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并创造出道教医学、养生学。它们与医学的治病教人,促进健康的宗旨相通,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同样是道教医学的思想基础。早在秦汉时期,不少医者与神仙方士往往合为一体,共生共存。而道教正式产生后,也出现了不少亦道亦医的著名人物,他们用道功医术,实践炼养己身和积善利人的基本教义,对道教和传统医药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道教经典《抱扑子》的作者,东晋时期的葛洪,是道教理论家和炼丹家,同时也是一位医学家。杭州西湖边的葛岭和广东的罗浮山,都有他修道炼丹、采药济人的遗迹。不死的仙丹虽未炼出,却为后人留下不少化学实验的资料。在为山民治病的过程中,整理总结中国早期医学典籍和民间方剂,编写出《肘后备急方》,其中天花部分是世界最早的医学记载。其曾祖为著名道家葛玄,曾在黄岩委羽山修道炼丹。
    撰著为各路神仙排座次的《真灵位业图》的南朝道教学者陶弘景,又是《本草经集注》的作者。他编写的《养性还命录》明确指出,人们不应听天由命,而应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通过养生锻炼,战胜疾病。
    中国医学的一代宗师、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唐以前中国医药学之大成,对后代医药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道教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曾被唐太宗敕封为“真人”。陕西耀县药王山上的药王庙里的石碑上,就刻有《千金要方》中精选的验方900余帖。这些既是药方又是书法杰作的碑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从中受惠得益。
    以委羽山为代表的黄岩道教,在元代自西街人赵与庆创立全真北宗后,大有宫成为全真丛林。全真道倡导明心养性,养气炼丹的方式内修真功;以振贫扶危,苦已利人外修真行以成全真。全真的内丹修炼以人体为丹房,以意念呼吸为火候进行自我生命炼养,这与健身气功有相通之处,从而使中医出身的赵与庆更易学习和吸收,传统医学与道教医学相辅相成,使赵与庆医术益精,诊治急危病人往往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清道光年间大有宫道人张永继,学有眼科医术,施医济众数十年,并传授本宫弟子。咸丰年间的陈明熙,清末民初的吴崇法,都是继承本宫眼科医术颇有成就的道人,施行的眼科针拨手术和自制的多种眼药名扬台州。
    擅长中医眼科以及外科、针灸的道人医家还有路桥人蔡自然。蔡少年孤贫,随族权学习中医。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杭州玉皇山道观出家。受道友医家传授,医术愈精。后移居玄坛观,以医济世。分别在宁波、黄岩、天台开业。蔡以道家思想指导医学实践,诊断敏捷,投药中肯。用药常以身体验,以明效果。曾自服“圣睡散”,熟睡两天方醒。
    近百年来,黄岩道教中出现过二位道医贯通的大师级人物。一位是黄城的伍止渊。伍名宗鼎,号陵源子,作善巷人。自幼聪颖好学。20岁出家学道,30岁(1925)于湖北长春观考戒,被授予妙道大师称号。历任天台桐柏官盟鉴、住持,黄岩委羽山大有宫监戒,九峰玄都观道长。少时从师学习气功,21岁入定21昼夜,一时名声大振。伍大师气功以清静无为、反本归原为主导,继承并创新全真南北两宗内丹炼养法。以气功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著有《静坐却病生理学》,阐明全真导气,真息命蒂之机理。带教的数十名道徒,不少已成为知名的气功大师和道学大师。
    另一位是在六十年代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北京白云观方丈的蒋宗瀚。蒋是长潭讴韶人。9岁束发入道,12岁时用斗米换《本草纲目》自习医学。17岁入委羽山大有官,27岁坐关,专攻道经和医学。30岁(1929)在武汉考戒,得第一名天仙状元。1933年以律师身份设坛演戒。12个省的87名道徒赴委羽山受戒,聆听律法。蒋曾分别在海门中医院、温州第一医院、浙医大、省中医研究院、黄岩第二人民医院任中医师。擅长针灸和疑难杂症诊治,能以最少的药剂取得最好的疗效,对于孤苦病人常免收诊费并助以草药,求医者络绎不绝。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有宫的两位住持都是亦道亦医的道人医者。1985年任大有官住持的是马铺人陈宗绪,陈15岁出家,刻苦学习龙门科仪和中医理论,以行医积蓄,在大树下建三元宫。五十年代,到焦坑诊所担任中医师,工作勤恳踏实。退休后到大有官当家,组织整修宫观,重塑神像,为道众称赞。1987年当选黄岩道协第一届会长。
    接任陈宗绪担任大有官住持的温岭人张宗泽,熟悉各种中草药,擅长对胃肠疾病和妇科病的中草药治疗,每日求诊人数均有五、六七人。邻宫的一位村民的亲戚患淋巴癌,经临海、杭州专科诊治无效,家人无奈之下求张试治,张给中草药内服外敷,竟然痊愈,至今已有七、八年,生活如常。张收取的医疗诊费,大多用于宫观建设,现委羽山洞前的亭阁式方丈楼,就是张住持期间用此类经费建造的。
    现年87岁的大有官太乙阁道人戴诚贤,曾是张宗泽的门徒。这位鹤发银须的年迈道长,恪守道律,每日茹素打坐,修炼内功,偶尔会用从师父处学到的一些中草药知识为个别信众施药,但已不是坐诊开方的医家了。
    亦道亦医现象,是长生道义使然,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讲求清静无为,内在修炼的道派日趋衰微,但同样以养生延年为目的的功术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也可以看成是包括道教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漫说章安与黄岩
□ 池太宁

    章安在台州历史上是个重要的地方,设过县,还曾是临海郡的治所,东汉时黄岩古地就属于章安县。但看到一些有关的古今著作,众说纷纭,渐渐地糊涂起来,于是去查史料,列表格,企图理出个头绪来。不知能否如愿,只有请识者教正。
    从回浦县、冶县说起
    汉元封元年(前110)灭东越,“诏军吏皆将其民徒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史记·东越列传》)即于当年以东越地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太平御览》引《吴地记》:“其后遗人渐出,始元二年(前85)乃以其地为回浦县。”《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下有“回浦(南部都尉)。”据《宋书》等其他史料均为“东部都尉”,独《汉书》曰“南部”,按“会稽南部都尉”治所在建安,“吴孙休永安三年(260)分南部立为建安郡”。(《宋书·州郡志二》)当以“东部都尉”治所为是。
    冶县,据《史记·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勾践之后也……秦已併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传》又曰:“无诸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前202)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下有“冶(师古曰:本闽越地。)”《辞海》:“冶县,秦置,别称东冶。”“秦闽中郡治所”,“在今福州冶山之麓”。“汉初闽越国都于此,武帝平东越后,为会稽东(按:应为“南”)部都尉治所”。“东汉改名东候官”。(接:《辞海》语序不当,作此调整。)
    综上所述,可知:冶县是秦朝立的,汉朝复立时沿用;回浦县是西汉立的。西汉时两县并存,都属于会稽郡。冶县即秦汉之际闽越国的地盘,相当于今福建省福州以北的大部份地域;回浦县即越东海国(东瓯)和稍后的东越国的地盘,相当于今浙江省台、温、丽三个地区的地域。
    东汉初回浦改章安及其与“冶”的关系
    《后汉书·郡国志四》:“会稽郡”下有“章安,故治(或当为‘冶’),闽越地,光武更名。”晋《元康记》曰:章安“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84)主。”《后汉书》有章安县而没有回浦县了。东汉初同时把回浦县和冶县改成了章安县和东侯官。
    《晋书·地理志下》:“临海郡”下有“章安”。《宋书·州郡志一》:“临海太守,本会稽东部都尉,前汉都尉治鄞,后汉分会稽为吴郡,疑是都尉徒治章安也。孙亮太平二年(257)立,领县五。”“章安今,《续汉志》:故治(或当为‘冶’),闽中地,光武更名,晋《太康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汉章帝章和中立,未详孰是。”
    回浦乡就是后来的回浦县,东汉初期改为章安县,应当是很明白的。为什么要改:辖境有没有变化,似乎都是不成问题的。
    但问题并不这幺简单,《宋书·州郡志二》:“建安太守,本闽越,秦立为闽中郡。汉武帝世,闽越反,灭之,徒其民于江淮间,虚其地。后有遁逃山谷者颇出,立为冶县,属会稽。司马彪云:章安是故冶。然则临海亦冶地也。”“后分冶地为会稽东南二部都尉,东部临海是也,南部建安县是也,吴孙休永安三年(260)分南部立为建安郡。”“晋安大守,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分建安立。”下有“侯官,×相,前汉无,后汉曰东候官,属会稽。”
    于是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汉朝又立了一个冶县,与秦的闽中郡治所冶县是什么关系?似乎可解释为到汉初秦置的闽中郡已没有了,成为闽越国的辖地,汉灭闽越后,以其地复立冶县,所以《汉书》中会稽郡下有与回浦县并存的冶县。
    第二个问题很麻烦,按上引《宋书》的说法,“后分冶地为会稽东南二部都尉,东部临海是也。”临海是“(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析章安置”(《嘉定赤城志》),据《三国志·昊志·孙亮传》:“太平二年,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司马彪是晋代著名史学家,著《续汉书》80卷,对东汉事记之甚详,《续汉书》仅存的8志计30卷,放在范晔的《后汉书》中刊行,他说:“章安是故冶”必有所据。临海是从章安分出来的,故《宋书》说:“然则临海亦冶地也。”如按此说,那么东汉的章安县是从西汉的冶县分出来的了,这是不时的,因为有一个时间差问题。
    考:章安的前身是回浦,回浦县建于汉始元二年(前85),冶县的重建未见确切时间,但至少在汉建元六年(前135)灭闽越国之后,即按公元前135年计,早于回浦县50年。但元封元年(前110)即有鄞县回浦乡.回浦县应是乡的升格,那么冶县只能早回浦25年,《宋书》所说“分冶地”也只能在这25年之中。前人著述中因回浦而章安,因章安而临海,故《宋书·州郡志》有如是之说。如果把东汉才有的章安和三国末才有的临海都看作是从西汉时在今福建的冶县分出来的,那就大谬不然了。《后汉书·郡国志》中“会稽郡”之下就没有“冶”。《晋书·地理志下》:“建安郡”条注曰:“故秦闽中郡,汉高帝五年以立闽越王,及武帝灭之,徙其人,名为东冶,又更名为东域,后汉改为候官都尉,及吴置建安郡。”所以从建安郡分出的“晋安郡”下有“侯官”县。
    总之,章安前身为回浦,也许刚设置之时是从“冶”分出来的,但与“冶”在西汉大部份时间中都是并存的县,均属会稽郡,故不能说东汉时才有的章安是从冶县分出来的,东汉时只有“侯官都尉”而没有“冶县”。
    从章安分出哪些县,其辖境如何?
    1、汉永建四年(129)或永和三年(138)以章安县东瓯乡为永宁县。(见《后汉书·郡国志》)
    2、汉兴平元年(194)析章安,永宁置松阳、始平县。(《嘉定赤城志》)或曰汉建安四年(199)分章安西南建松阳县。(《临海郡》)
    3、三国吴大帝时,分章安西北设始平县(晋太康元年改为丰)。
    4、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章安西部、永宁部份设临海县。(以上二条见《三国志·吴志》)
    5、晋永和三年(347)分会稽郡800户,于临海郡章安立宁海县。(见《太平寰宇记》引《临海记》)
    又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同上)
    6、晋宁康三年(375)分永宁置乐成县。(见《宋书·州郡志》)
    可见章安始设时包括(汉)永宁、松阳(约今丽水地区)、始平(今天台)、临海(包括今之黄岩、温岭)、宁海(包括今三门一部分)、乐安(今仙居)、乐成(今乐清)等地。问题是“章安县东瓯乡”即(汉)永宁到底有多大?东瓯乡顾名思义似应以汉初东瓯国(越东海国)的地盘为主,按晚清著名学者、方志学家瑞安人孙诒让的说法,其地跨台州部分、温州大部、丽水大部。其实按《赤城志》说法,松阳应是永宁分出来的。接《临海郡》之说,从章安分出,那么隔个永宁,松阳不成了章安的“飞地”?从地域上看,当以《赤城志》说法为是。
    总之,章安始设县之时,至少当辖今台州、温州、丽水三地区之境域。
    此外,还有一个复杂的问题,《赤城志》说:“吴赤乌二年(239)析永宁置罗阳县。”按赤乌初置时称罗阳,孙皓改为安阳,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安固。《晋书·地理志下》:“临海郡(吴置,统县八):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松阳、安固、横阳。”《宋书·州郡志一》:“永嘉太守,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立,领县五:永宁、安固、松阳、乐成、横阳。”横阳是晋武帝太康四年(283)从安固分出来的,问题在于安固,《临海郡》Pll:“安阳县(原罗阳县),辖今瑞安、平阳、苍南、洞头、文成、泰顺县境”,在浙江,说得较合理。但在该书Pl0中却说:“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立晋安郡后,将临海郡的罗阳县以山势水流之便划归晋安郡。”那么划到福建去了,怎么还在浙江?不自相矛盾吗?《宋书》明明是把安固(即安阳、罗阳)归于“永嘉太守”领县之下而不归于“晋安太守”之下的,正说明在浙江而不在福建。
    再是《临海郡》中强调的罗江县(今福建罗源、连江二县,在福州北,紧靠福州),其实《晋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补三国疆域志》、《嘉定赤城志》等在讲临海郡属县时都没有这个罗江县,《临海郡》硬说他们“皆脱漏了罗江县”。其实它们却是正确的,而《临海郡》P9:“《宋书·州郡志》(临海郡):……罗江七县。”此说却莫名其妙,查《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永嘉太守、建安太守各条下都没有罗江,而晋安太守条下却有“罗江,男相,昊立,属临海,晋武帝立晋安郡,度属。”不知《临海郡》一书所据的《宋书》是什么版本?是否二十五史中的《宋书》?或是还有一部现代人写的《宋书》?也许是作者杜撰。其实上引晋安郡下关于“罗江”的说明的理解似应是此县在临海郡成立时属临海,四年后建安郡成立即归建安了。不过这样的理解还是不确的,从东汉到三国不是还有一个侯官吗?罗江不属于近在咫尺的侯官而属于远远的临海,也匪夷所思。研究历史地理要有“时间差”的历史观念,即使同一地名,在不同的时间里会有不同的归属、辖境等问题,而且同一地区,时间不同了,名称也会有变化(如罗阳与安固),没有“时间差”的观念,把三国时的地名和晋代、隋代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笼而统之地等量齐观,会越讲越糊涂的。所以上述之结论应是:章安主要辖浙江之台、温、丽,似不应辖福建之建安郡、晋安郡等属地。西汉时的冶县到《宋书》中缩小到晋安郡之属县候官了,“侯官,×相,前汉无,后汉曰东侯官,属会稽。”并不属于章安县。
    县名章安存在了多少时间?
    《后汉书·郡国志》首先出现了县名章安,《晋书》、《宋书》都有。《隋书》:“临海,旧曰章安,置临海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旧唐书·地理志》:“台州:……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海州,领临海,章安……七年平贼,仍置台州,省宁海入章安。八年,度废始丰.乐安三县(按:少写章安,否则只二县)入临海。……天宝元年改为临海郡,乾元元年复为台州……天宝领县六……”属县是:临海、唐兴、黄岩、乐安、宁海、象山。《新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县五”,临海、唐兴、黄岩、乐安、宁海。
    可见到唐初武德四年(621)至武德七年时还有章安县,似乎武德八年“废始丰、乐安三县入临海”之时,把章安和始丰、乐安同时井入临海县了。“贞观八年(634)复分置始丰旧管二县”(《旧唐书·地理志》),似指始丰、乐安二县,没有说章安也重新分出置县,似乎章安仍并在临海县中,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章安县名,天宝以后台州的属县就明确没有章安县了,《新唐书》也没有。
    章安县名称始于东汉光武(25-57),或章帝章和元年(84),直至唐武德八年(625),大概用了600年左右吧!
    章安就是回浦吗?
    今临海市有章安镇,一般认为即古代章安县的治所故址,而章安县的前身是回浦县,那么章安在古时也就叫回浦了,故最简单的逻辑推理:章安就是回浦.回浦就是章安。还看到有人凑趣,写文章说今天在章安大桥头,潮退时明明可看到港涂上有篆体的回浦两个大字,清清楚楚的,不正说明这里就是回浦吗?殊不知古椒江阔二十里,斗换星移,沧海桑田,西汉时的港涂你今天还看得到?正如现代人和秦兵马俑谈恋爱,戏说罢咧,充不得历史的。
    回浦在哪里?晚清大学者瑞安孙诒让在《温州建置沿革表引》中说:“汉初,东瓯为东海王都,武帝时东瓯内徙,遂虚其地。后遗民稍出,乃立为回浦县,其地跨台、温、处三府,而治则在今之黄岩。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云:‘黄岩繁昌乡有回浦里’是也。”《嘉定赤城志》有《黄岩县境》地图,图上在于浦监之南标有“回浦桥”、“回浦闸”,相应位置似应在今温岭新河镇。据笔者实地考察,今温岭新河镇之南鉴村,小地名还叫“回浦里”,《嘉定赤域志》卷二《乡里》栏下明明载着:“黄岩:繁昌乡,在县南七十里。管里三:赞善、横屿、回浦。”可见“回浦里”是个古地名,正因治所在回浦里,所以县名“回浦”,不名正言顺吗?同书卷三十九《纪遗门》说:“回浦在临海县东南一百一十九里祥符寺前”,接方位是正确的,与以上说法相符。而章安在临海县东南一百一十九里吗?显然不是。
    为什么“回浦”出现在黄岩县境图中而不出现在临海?为什么南宋时朱熹在黄岩议建六闸,其中就有一个“回浦闸”,这回浦闸并不在章安而在黄岩金清港上?始信孙诒让之言决非空穴来风。
    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西汉初期在浙东南设置第一个县级政权时,因为是从“回浦乡”升格而来的,治所又在“回浦里”.所以命名为“回浦县”。到东汉,治所北移到章安,因而改名“章安县”。大约过了100年左右,就在章安的南面分出了一个永宁县来了。总之,回浦不在临海章安而在古时的黄岩,今天的温岭新河镇。
    黄岩与章安
    章安作县名,无论是“光武更名”(25-57).还是“章帝章和元年(84)立”,黄岩都属于章安,因黄岩原属回浦,改名章安后辖境不变。
    “汉永建四年(129)或永和三年(138)以章安县东瓯乡为永宁县”,黄岩从战国后期到西汉初期,属于东瓯国(越东海国)和稍后的东越国,当在“东瓯乡”范围内,此时从章安县中划出属于永宁县了。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章安西部、永宁部分置临海县,黄岩当从永宁县中分出而属于新置的临海县了。晋宁康三年(375)分永宁置乐成县(今乐清),而当时的乐成县与临海县接界,即大致上为以后台、温两地区之分界,可见黄岩(包括今温岭)当时是属于临海县的。
    唐上元二年(675),析临海县南复置永宁县,天授元年(690)更名黄岩县。可见黄岩是从临海县中分出采的。
    总之,说“黄岩属章安”,笼统地看,原是不错的,但必须说明从公元25年(或84年)到129年(或138年)这段时间中属章安。如果说从东汉直到唐初,只要章安县还存在的时候都属章安,那就没有历史观念,不符合历史事实了。黄岩故地从东汉置永宁县后属永宁,吴置临海县后属临海,唐初从临海分出“复置永宁县”,武则天授改为黄岩县。因而必须历史地看待“黄岩属章安”这句话。黄岩非(汉)永宁而属章安的说法,乃是没有历史观念的模糊而茏统的武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